辽宁省技术创新对接交流大会暨科技成果转化活动月将于12月举办
记者从辽宁省科技厅了解到,为取得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首战首胜,辽宁省科技厅会同省教育厅、省知识产权局、中科院沈阳分院等相关单位和部门,将联合举办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为主题的辽宁省技术创新对接交流大会暨科技成果转化活动月。12月5日上午9时,本次活动月启动仪式将正式在东北科技大市场举行,辽宁省重点产业集群科技成果展也将正式揭幕。
本次活动月将以1发布会,辽宁省技术创新对接交流大会新闻发布会;1启动仪式,辽宁省技术创新对接交流大会启动仪式;1展览,辽宁省重点产业集群科技成果展;1超市,辽宁省科技创新成果超市;N场系列活动,即围绕“一带一路”国际技术项目推介会,三省一区创新成果路演推介会,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22个重点领域产业成果对接会,民营商会专场企业场景撮合,成果转化专题高端论坛等多场系列活动;多城市分会场包括沈阳、大连、本溪、葫芦岛、沈抚示范区等多城市同步进行系列活动;1总结大会,科技成果转化活动月总结大会暨表彰仪式,多领域、跨区域的形式开展,力争通过本次活动月,推动一批高校院所科技成果与企业有效对接转化,组织一批金融机构为企业转化科技成果提供科技金融支撑保障,集中宣传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政策,进一步构建促进科技成果本地转化和产业化的良好生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决战四季度,决胜首战年,坚决打好打赢新时代东北振兴的“辽沈战役”。
今年以来,辽宁省科技厅不断深化与大院大所大企的紧密联系,建立了长效沟通机制,联合各单位科技成果转化部门深入挖掘重大科技成果,定期更新全省科技成果库,积极推动科技成果本地转化。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实现新突破,在“化学反应立体动力学精准调控”“超高强钢铁材料设计”“合成气直接转化”“超快氢负离子导体”等方向取得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基础研究成果;全球首台“玲龙一号”反应堆核心模块在中国一重大连核电石化有限公司竣工发运;辽宁首颗卫星大连1号成功发射;辽宁自主研发的绿色液体推进技术、全球最大级别动力定位穿梭油轮、高海拔环境科考站辅助值守机器人等重大创新成果在航空航天、远洋运输、青藏科考等重大工程实现应用,科尔沁沙地南缘荒漠化协同治理技术有力支撑辽西北地区防沙治沙和国家“三北”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一系列重大原创成果彰显了辽宁在全国创新版图上的重要位置。
辽宁省科技厅聚焦成果供给侧、需求侧和中间环节,着力构建全社会参与、全链条贯通、全要素组合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今年1-10月份,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779.7亿元,同比增长39.7%。一是建立科技成果挖掘机制,联合高校院所共同挖掘最新科技成果,定期更新全省科技成果库,并与省国资委、省工商联等单位部门共享。二是建立科技成果熟化机制。累计布局建设36家省级中试基地,面向全省发布中试基地公共服务事项131项,助力科技成果中试验证。三是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机制,会同省国资委、省教育厅、中科院沈阳分院等围绕国有企业、高校、院所等举办专题对接会,推动各类主体深入对接。四是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制。累计建设省级科技服务机构载体435家,累计培育技术经纪人、科技评估师等科技服务人才2300余人。五是建立企业梯度培育机制,今年前三季度,全省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9304家,同比增长45.5%,总数达32447家。高新技术企业新申报2962家,总数达11133家。新增雏鹰瞪羚独角兽企业1030家,总数达5338家。
辽宁省科技厅锚定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目标任务,以创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为统领,充分利用好科教资源,进一步激发科技成果转化动力活力,为打造重大技术创新策源地提供有力支撑。
责任编辑:胡婧怡